龙舟制作技艺:用最纯粹的初心,坚持最精致的工艺

2018-11-12

大部分人的一生,都在忙忙碌碌,追寻名,追寻利,追寻那些世俗公认的体面和成就。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活着的。

但有那么一些人,在很多人看不到的地方,终其一生默默坚持着一件事情,不为名利,只为初心。隐秘而伟大。

非遗足记

2018年11月4日,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组织并开展了东莞非遗考察活动,游走于街头巷尾,探寻老匠人的身影,聆听记忆的声音。中堂龙舟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此行的其中一站。

(霍灼兴是龙舟制作技艺的省级传承人,2016年因身体原因离开船厂后,哥哥霍沃培便挑起了船厂的重担。)

霍沃培师傅出生于造船世家,年逾花甲的他一生造了几百条龙舟,修过数不清的渡船。我们慕名前来,发现他是个非常和蔼可亲的老师傅。当我们到达的时候,他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很欢迎。

破旧的厂房、阴暗的光线、满地的木屑,这是我进了斗朗霍灼兴龙船厂的第一印象。

霍师傅给我的感觉却与这个环境大不相同,他积极开朗,总是把笑容挂在脸上,非常热心地为我们讲述龙舟制作的历史,讲解龙舟的制作细节。六十多岁的霍师傅,还一时兴起就翻上龙舟,在龙舟上走来走去,给我们介绍龙舟的各个部件。

(霍师傅翻上龙舟为我们讲解龙舟制作技艺)

匠心的力量

以霍家为代表的斗朗村造龙舟历史已有两百余年,而霍沃培师傅也是从小就耳濡目染学习造龙船,一直到现在六十多岁,一直在坚守。

(老师傅们正在制作东莞龙舟,截图于《龙舟》原创记录片)

即便其他工厂都开始用机器代替人工,但他始终坚持用老一辈传下来的技法纯手工制作龙船。每一条龙船,他都会亲力亲为,把控好任何一个细节。

几十年锤炼出来的娴熟技巧,让霍师傅凭经验和感觉就可以让凿出来的孔眼距离丝毫不差。这样的手艺,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练就的。

“人手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霍师傅坚定地说。

为了做出好的东西,不做一丝一毫的妥协,坚持人工制作,天天待在船厂与各种工具和木料为伴。哪怕会这种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哪怕做一艘龙船至少需要十天,哪怕这件事情在别人看来冗长又无聊,霍灼兴船厂的老师傅们,都能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手艺,制造出一艘又一艘结实耐用的龙船。

但是,随着年纪渐渐增长,霍师傅又能坚持多久,这样的手艺又能够传承多久呢?这一直是霍师傅心中的一块大石。

传承的困境

“整整42年,都没有人学这门手艺了。”

这句话,霍师傅说了好几遍。“42年啊,改革开放才只有40年,但从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开始没有人学习这门手艺了。”

说这话的霍师傅,语气里满是担忧。

霍师傅年事已高,又后继无人,想要把这门手艺好好传下去,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做。

也有一些年轻人慕名而来,想要跟着霍师傅学习龙舟制作技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碗饭,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潜心学习手艺,有志于继承这项传统工艺。

“政府不关注,不扶持,我们也很难办。不是我不愿意教,但仅靠这门手艺谋生本来就收入微薄,一方面学徒自己的生存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花时间来教学徒还会降低自己做工的效率。处境会变得更艰难。”

霍师傅感到很迷茫,他不明白,一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中华民族老祖宗世世代代传下来的手艺,为什么难以得到关注和支持,传承陷入了如此艰难的境地。

这个问题,可能无论是谁,都很难回答。

非遗传承的困境,可能不止存在于龙舟制作技艺。很多的传统手工艺,都在苦苦挣扎,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

我们一直在高举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大旗,但是很多时候,这些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现状比我们想象中要困难得多。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来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但对于传承人来说,有没有人能去传承这门手艺,这门手艺还能传承多少年,才是他们眼下实实在在担忧、却很少人能为他们解决的事情。

(老师傅与队员在交流龙舟模型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止是一个人、一个家族的事情。也许当相关部门能给他们再多一点的关注和扶持,组织培育传统技艺传承队伍,成立专项基金能有效改善老艺人的生活待遇、保障年轻学徒的基础生活需求的时候;也许当更多有兴趣的年轻人自主自愿学习传统技艺,加入传承传统技艺的行列中来的时候;也许当社会上有更多的人了解到他们的境况,并愿意以一己之力支持传统技艺的发展的时候,他们才可能一点一点变好。

也许我们能为他们做的实际上很有限,但不能放弃一分一毫的努力。

任重,道远。

(以上所有图片均来源于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转载请注明。)

文字: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