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莞草)再生设计研究

莞草编织技艺是广东省东莞市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东莞市因为盛产莞草又在省城广州的东面,才得此名。东莞的莞草种植、草席等莞草产品制作业曾经盛极一时,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草织品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东莞对外贸易的一张闪亮名片。但自从八十年代初期莞草种植土壤条件的改变以及国际水草市场滞销、塑料制品大量进入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东莞两千多年的传统手工草织业,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传统手工艺,是有别于机器化大生产的、饱含人类“情感”的投入,是唤起人的原始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感的根本所在。然而,时下对莞草编织这种工艺的设计创新几乎是空白的,因此让莞草借“非遗”保护及设计创新“复活”,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被世界看到,创造能为人所用的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家具工作室的26位师生,用了将近五个月的时间对莞草进行全面的研究,向非遗传人学习草编技艺,并亲手制作了十余件莞草设计作品。这是一次通过当代的设计语言创新,使莞草重返至当代生活的探索之旅。让莞草编织这种传统工艺,经过创新和重新演绎,承上启下,让中国的生活美学和精湛的手工艺得以传承下去。

《“Twine盘枝”衣帽架》王泽康/钟朝泽

《“蝶”茶几》设计:岑剑明/王增阳

《“绯”置物架》朱小蝶/梁泳怡

《“扇.意”装饰扇》刘凌钧/周颖贤

《“岁月”屏风》张奇妙/袁心宇

《“萚”屏风》占丽珊/林玥

《DIY莞草小凳》陈健

《草裙座墩》谭兆雯/张诗琪

《单车家具》蓝文华/蒋正

《儿童弹弓椅》赵启伦/吴梓淳

《猫咪隧道椅》熊儒珺/陈咏佳

张欣琦《草帽几》

《归巢》徐春玲

《鲜花地毯》黄晓晴

《卷席几》雷红梅